联系我们  |    登陆    用户注册
笔趣阁 > 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 第159章 行辕东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9章 行辕东下

第159章 行辕东下

    第159章行辕东下
满清上下显然都明白这一点,否则的话,索伦部那个大冤种就不会被一直留在关外吃苦了。
但是,这并不妨碍满清着手增强八旗的操练,增强八旗的战斗力。
聊胜于无的努力,也好过完全躺平!
乾隆说罢这些,整理了一下情绪,借着说道。
“还有一件事!”
“朕看福隆安上交的战报,注意到了一点,福隆安说,明贼火器犀利,铳炮数量甚众。”
“朕想要知道,明贼的火器究竟有多犀利,又超越了我大清多少?”
“还有就是,我大清又该如何应对明贼的火器威胁?”
关于前线送回来的明军火器犀利的事情,乾隆心中自然也是有数的。
对此他想要知道,大清当前该如何应对。
乾隆话音刚落下,阿桂便开口说道。
“回皇上的话,奴才认为,我大清以弓马取天下,只要有强弓健马,自可天下升平,何必在意什么火器。”
当然了,阿桂之所以这么说,并非是不知道火器的厉害。
而是因为他实在是太知道火器的厉害了!
他怕大清如果发展火器的话,会让汉人有威胁到大清的强弓快马的能力。
一但天下人都用上了火器,那就凭大清八旗的那百来万人口,如何还能压制天下亿万汉人?
再说罢这句之后,阿桂有接着找补道。
“当然,若是将火器作为八旗的补益,奴才觉得也是可行的。”
阿桂的想法很明确,大清可以发展火器,但那些先进火器只能给八旗装备。
绿营还是继续乖乖的用他们那老旧的鸟枪去吧!
怎么说呢,有清一朝,绿营武备的败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有清廷高层故意放纵的因素在里面。
因为,满清既需要一只规模庞大的汉人军队,帮着大清镇压天下。
又不能让这只汉人军队实在是太能打,以至于有威胁大清的能力。
如此一来的话,维持一只规模庞大,但整体武备败坏,战斗力差强人意的绿营,就是最符合满清的需求。
乾隆思索一阵,点头道。
“朕有意组建八旗新军,从关内关外的八旗人丁中遴选英勇敢战之士入京,于京师操练火器战法,以革新八旗武备……”
乾隆其实早就意识到八旗现在不行了。
他也早就有了要振兴八旗武力的想法,西山健锐营的组建,就是他为此而做出的努力。
而健锐营在组建成军之后,确实是展现出了相当的作用。
在平定大小金川,大小和卓,镇压农民起义的屡次战事中,展现出了相当不俗的战斗力。
而在这次韶关之战中,八旗战俘被明军驱于阵前的糟糕表现,更加坚定了乾隆要革新八旗武备,重振八旗武力的决心。
至于说发展火器对大清的威胁……
乾隆现在已经想开了,大清不发展火器是为了防备汉人。
可现在汉人反贼却是已经用上先进火器了,那大清再继续不发展火器,那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阿桂闻言,开口道。
“皇上圣明!”
“奴才认为明贼之所以火器犀利,定和洋人脱不开关系。”
“我大清或许也可以请几个精通火器使用的洋人教官,来帮着操练八旗新军。”
“还能请一些洋人工匠,如当年的汤若望,南怀仁等,赐予其官职,令其为我大清铸造枪炮火器……”
乾隆闻言,微微颔首,然后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和珅,意思很明确。
这事情他准备交给和珅去办!
和珅见此,连忙站出来打千儿应喳,然后开口说道。
“主子爷放心,奴才一定替我大清搜罗来足够的洋人工匠,让其为我大清铸造可以平灭明贼的火器。”
乾隆微微颔首道。
“那些洋人不是想要和我大清贸易吗?若其能为我大清造出能够平灭明贼的枪炮,朕便许了他们可以在大清收复广州后,于广州开港贸易。”
“还有就是,若洋人的工匠和军官当真堪用,朕便赏他们个官做做也无妨……”
不同于后面的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这几个倒霉蛋。
大权在握的乾隆想要做什么改革的时候,效率还是很快的。
尤其是这种不涉及大清朝堂根本,只是在军事上进行改变的改革,更是一道圣旨就能推行下去。
……
在乾隆要整肃八旗武备的圣旨下达之后,京师内外完全可以说是怨声载道。
一个个以往提笼架鸟,养尊处优惯了的八旗国族,虽然不敢反对乾隆的决定,但还是忍不住会有怨言。
北京外城,八大胡同。
后世人说起八大胡同,第一印象就是青楼妓院。
但是,这并不准确!
因为,这个时代的八大胡同比起妓院来,其实更像是会所。
吃喝嫖赌一应俱全,茶楼,戏院,酒楼饭馆,基本上都有。
不是会所是什么?
嗯,吃喝嫖赌抽这五毒就差一个抽大烟就齐了。
而之所以现在的八大胡同没有烟馆,并非是我大清的旗人大爷不想抽,而是现在鸭片还属于是稀罕物,没能大规模流行起来呢。
常威怀里搂着美人,一边吃着山珍海味,一边喝着美酒佳酿,忍不住向一旁的来福吐槽道。
“天杀的明贼,可真该死啊。”
“我可听说了,就是因为两广的明贼作乱,主子爷这才下定了决心要整顿京师八旗的。”
“要将咱们爷们儿们都和健锐营那样操练,甚至主子爷还要亲自去视察操演。”
“以后啊,咱们这些国族怕是每天都得去营内坐班,这八大胡同是来不得了,他娘的,这不是要了老子命了吗?”
说着,常威用力在怀中的小翠脸上亲了一口,满脸沉醉的埋首在小翠宽阔的胸怀里,小翠咯咯咯的娇笑着躲闪,常威嘟嘟囔囔的说道。
“别躲别躲,给爷香一个。”
“爷今晚得好好稀罕稀罕你,以后啊,这八大胡同可就来不得了。”
一旁的来福也是苦着脸说道。
“常大哥你还好说,你家里靠着礼亲王府,哪怕是去营内坐班,那最少也能混个骁骑校,甚至是直接做领催也有可能。”
“不像我,背后没个得力的主子,哪怕是去了营内,也只能做个普通马甲。”
“连包衣奴才也带不得,才是真正要吃苦咯。”
常威他家在八旗内的官阶要比来福高的多,家里更是世代侍奉礼亲王府。
是故,他哪怕是进了营内操练,有礼亲王府罩着,做的也是军官,肯定要比当普通的马甲步甲轻松的多。
常威听闻此言,拍着胸脯保证道。
“来福你别担心,等将来进了营,我托人去走走门子,把你调到我的麾下来。”
“到时候,有哥哥我一口肉吃,就一定不会让你饿了肚子!”
来福闻言,用力的点头道。
“谢常大哥照顾,小弟我敬您一杯!”
“等将来朝廷要是真调咱们兄弟南下平贼,小弟我肯定给您挡枪子儿!”
语罢,来福端起面前的酒杯,一口饮用尽。
常威见此,哈哈大笑道。
“呸呸呸,今天高兴,别说那晦气话。”
“阿桂大将军不是马上就要带兵南下了吗?听说就连关外的索伦兵,西北的甘陕绿营,京师的健锐营等精锐都给调动了。”
“此战阿桂大将军定然可以一战平敌的,哪里有我等上战场的机会……”
这年头,阿桂在八旗圈子里的名声还是很大的。
八旗子弟们在听说阿桂即将统兵南下之后,各个对他都是充满了信心。
认为有阿桂大将军出手,那一定可以平灭明逆,还我大清一个太平盛世。
一旁的一个中年男人闻言,却是开口呵斥道。
“娃娃年轻就是不懂事,主子爷的圣旨哪里有你们置喙的余地,乖乖照办就是了,别给自己和家里招祸。”
“否则的话,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压下来,你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再说了,练练也好!”
“大家都是国族,应该也听说广州八旗的结局了吧。”
“广州的国族被俘之后,非但被明贼驱于阵前当炮灰,死伤甚众,哪怕是侥幸存逃脱,还要被朝廷治罪。”
“现在多练练,总比将来沦落到广州旗人的下场要好。”
这中年男人也是旗人,还是个黄带子,但他的身份可要比常威和来福高多了。
既然遇到了这种不懂事的年轻人,中年男人忍不住便出口训诫。
但是,他的话语中对乾隆也是隐隐有些不满。
有些埋怨乾隆对那些被明军俘虏的国族过于刻薄了……
因为,他家就有亲戚在广州沦陷时被明军擒获,家没了,钱没了,土地屋舍妻妾儿女也是都没了。
非但如此,他还在韶关之战中,被明贼驱于阵前当炮灰。
好不容易侥幸获救,逃离了明军的魔爪,如今却还要被皇上治罪。
实在是凄惨!
常威和来福眼见中年男人训诫自己,本来还有所不满,但当他们看到中年男人通身的穿着和气度之后,却也是不敢反驳。
看这位的气度,以及身边的护卫,肯定不是什么普通人。
他们可不想自己今日图一时嘴上痛快,将来再吃了大亏。
两人也只是跟着说道。
“都怪那些天杀的明贼……”
……
大明崇祯一百四十九年,腊月初二,大明的监国行辕自武宣出发,开始向广东方向迁徙。
腊月初四,监国行辕抵达平南。
初七,抵达安平。
初十,队伍抵达梧州府,并在梧州府修整两日。
腊月十三,队伍继续出发东下,过镇南关,于腊月十八抵达德庆府。
腊月二十三日抵达肇庆!
对于一只扶老携幼的队伍来说,这个速度绝对不能算慢。
但明军这边借着西江水道的水路便利,有这个速度,其实也不算夸张。
队伍在过肇庆之后,继续向东,终于在大明崇祯一百四十九年的年尾,腊月二十八抵达了广州城外。
朱靖垵亲自带着队伍出城相迎。
他一路纵马奔驰来到广州城外的码头,站定等候。
不多时,便见大明监国兴王朱简灼在王妃刘氏的搀扶下下了船,登上了码头。
朱靖垵快走几步,上前下拜道。
“儿臣参见父王,父王金安!”
朱简灼见此,伸手将自己儿子搀扶起来,哈哈大笑道。
“吾家麒麟儿快起来,你我父子之间行这些虚礼做什么?!让人看了笑话。”
朱靖垵站起身来,开口说道。
“父王母后,快随我入城吧,我已经提前命人将监国府邸给修缮归置好了,父王母后直接便能入住。”
当然了,朱靖垵并不是命人去凭空修建了一座府邸。
大明现在虽然不缺钱,但也不能这么浪费,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钱也必须得花到实处才行。
他只是命人将原广州将军的府邸给收拾出来了而已!
朱简灼用力点头道。
“吾儿辛苦了!”
“大明能有如今之局面,吾儿功不可没啊。”
朱靖垵今年一年,带人从广西打到广东,一路攻城拔寨,清廷的驻防将军,总督大员,提督总兵,被他打死活捉了十数员。
并且,在韶关之战后,他还下令军队向湖南、贵州、广西发兵。
算一算,这一段时间以来,折在他手上的清军八旗,绿营,民团,相加都快二十万了……
大明能有如今的局面,朱靖垵最起码占了一大半的功劳。
这点是谁都无法提出不同意见的!
朱靖垵也不居功,开口说道。
“父王谬赞了,我大明能有如今之局面,全赖父王英明神武,决胜于千里之外,儿臣不敢居功。”
朱简灼也只是哈哈一笑道。
“罢了,罢了,不说这些了,先入城吧!”
“能有广州在手,我大明今年也能过个好年了!”
朱靖垵闻言,随口道。
“明年大明就不止是有广州了!”
“儿臣准备在过年后,亲自率军北上,攻略湖广,为我大明收复更多的失地。”
朱简灼闻言,点头道。
“如此也好,吾儿放心在外领兵,朝中之事,自有为父主持。”
朱靖垵见此,低声询问道。
“眼下我大明收复了两广,父王是不是寻个合适的时机,登基称帝,也好振奋人心啊?”
……
PS:求一下月票,现在已经八百多票了,这个月争取能过一千。
跪谢……
请收藏本站:https://xbiqg.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xbiqg.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