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第747章
谢若微站出列来,身上那件玄色官服因为他不拘小节的站姿而显得微微褶皱。
他神色古怪,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他缓步上前,目光从容不迫地上上下下打量起何尚书,那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出荒诞的杂耍。
“却不知,何尚书何时该姓姜了?”
谢若微的声音不疾不徐,他抚了抚衣袖,继续道:“既是改名换姓,也合该开个席面,告知大家一回啊!”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哗然。
几位与何尚书交好的大臣面色一变,眉头紧锁。
而那些平日里被何尚书压制的官员则眼中闪过一丝幸灾乐祸的神色,嘴角微微上扬。
“你——”何尚书愣了一瞬,胡须微微颤抖,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最后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
他抬手指向谢若微,声音因愤怒而轻颤,“谢指挥,你胡言乱语什么!我与你说正事!”
谢若微不慌不忙地踱步向前,长靴在青石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轻轻打了个哈欠,姿态慵懒,眼神却锐利如刀,带着一种天生的傲慢与不屑。
他目光微移,停留在何尚书那张圆润如满月的脸上,“我也是在跟你说正事啊?”
“不然,那姜映梨姓姜,你姓何,我记得,你妻室娘家是姓曲吧?哪门子的侄女?”谢若微语气吊儿郎当,眉眼间尽是不屑。
“其实你认了多少干亲,我是不在意的,但你拿到朝堂上来说,未免太过了吧?”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回荡在大殿之内,几位年轻官员忍俊不禁,又很快噤若寒蝉。
何尚书双手紧握成拳,指节泛白,显然已是怒到极点:“是,那不是我的亲侄女。”
他咬牙承认,一双眼睛如同燃烧的火炬,瞪视着谢若微,“但侄儿是我亲生的侄儿……”
眼看着谢若微嘴角上扬,何尚书猛地转身,朝着龙椅上的皇帝深深一礼,额头几乎触地。
“陛下!”何尚书的声音沙哑而激动,“微臣弟弟何洪,娶了邹氏为妻。邹氏乃是和离女,与前夫生有一女,名唤姜映梨。”
本朝对寡妇再嫁,鳏夫再娶并无歧视,故而讲起自家弟弟娶了个和离女,何尚书非但不以为耻,反而以此为荣。
开朝时,元帝元后为休养生息,鼓励再娶再嫁,若是官员肯娶寡妇,搁在从前那都是得当朝褒奖夸耀的事。
站在一旁的景王微微挑眉,目光在何尚书身上停留片刻,又不着痕迹地扫向谢若微,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所以,那姜映梨也算是我亲侄女了。”何尚书说完,忽然双手掩面,肩膀微微颤抖,声音哽咽,带着几分悲痛,“可怜,我那侄女胆子怯懦,为妨我担心,竟然忍气吞声至此,若非是我侄儿告知,我竟不知!我”
他猛地抬头,眼中含泪,声音坚定:“还请陛下替我侄女伸冤啊!”
此时,莫说是景王,就是萧疏隐的表情都变得愈发微妙了。
而谢若微,他的反应最为激烈。
他先是一愣,随即如同听到天大的笑话一般,捧腹大笑起来,笑声洪亮而肆无忌惮,回荡在庄严的大殿之中,显得格外突兀。
“胆子怯懦?忍气吞声?”谢若微笑得前俯后仰,眼角甚至挂上了泪花,“不是,何资,你肯定没见过她!不然如何编谎话都编得这般不像!”
他一边笑一边摇头,神情夸张。
殿内的气氛因他的笑声而变得古怪起来,何尚书一愣,脸色愈发难看。
他的确是没见过姜映梨的,昨日他也只是简单问了问情况,就去斟酌言辞弹劾,竟是忽略了姜映梨的性格。
主要是世间女子性格多数温婉贤淑,何况姜映梨只是农妇,定是没见过世面,胆小无知的。
现在,他也的确吃了自己狂妄的错漏。
“要论说这世上女子里胆大包天,泼辣仗义之人,她姜映梨就合该是其中之一了!哈哈哈,你竟说她怯懦无能……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何尚书,我晓得你为了构陷我,无所不用其极,但你好歹调查调查清楚!”谢若微拍了拍胸口,笑得泪花都出来了。
何尚书咬牙,面色铁青,右手紧握拳头,指节泛白,一口咬定道,“你胡言乱语!”
殿内的气氛因这句话而变得更加凝重。
“何大人,”此时,萧疏隐略略抬首,声音不疾不徐,“你是该好生判断的,那位姜大夫,虽然出身乡野,性子可不同于常人。”
他的目光如刀锋般锐利,缓缓扫过谢若微,唇角微微上扬,神色间既有古怪,又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骄傲,仿佛在谈论一件珍贵的宝物。
“谢指挥若是敢对她用强,恐怕……”萧疏隐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笑意,“也不好使的。”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大臣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讶与好奇。
什么样的乡野女子,能让安襄侯如此推崇?
龙椅上的青年帝王微微前倾身体,眼中闪过一丝兴味,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
阳光透过帝冠上的珠帘,在他英俊的面容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使他看起来既威严又神秘。
“萧爱卿看来对这位姜映梨很熟?”皇帝的声音温和中带着一丝玩味。
萧疏隐闻言,立即整理衣袍,步履从容地出列,向皇帝深深一礼,动作优雅而庄重。
他垂眸,声音清晰而有力:“陛下,微臣正是有关于此人的事禀报。”
“这位姜大夫,虽不过二九年华,但于医术之道上极有天赋。”萧疏隐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罕见的温度,
“先前柳城流民直入,痢疾横行,就是她率先发现,上报县衙,才得以控制,不曾造成损失。”
“为此,她还身先士卒,不但捐出药材物资,还日夜照顾病人,才控制住痢疾泛滥。”他继续道,语气中不自觉地带上一丝赞叹。
阳光西移,殿内的光影也随之变换,萧疏隐站在阳光与阴影的交界处,“后来,微臣奉命围剿黑山寨时,因着军医匮乏,就曾在柳城征召大夫。她得知后,奋然报名。”
“她之医术精湛,就是当时军医都赞叹,可以说,此次微臣能顺利围剿,后勤之中,亦是有她之功!”
皇帝眼中的兴味越发浓厚,他微微直起身,眸光如炬,声音中带着明显的好奇:"竟有这样的奇女子?"
阳光透过云层,在龙椅上投下一片明亮的光晕,为皇帝增添了几分神圣的威严。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眼神锐利如鹰:"她之医术当真如此神奇?"
谢若微站在一旁,眼珠一转,唇角微微上扬。
他飞快地瞥了眼站在队列中岿然不动的景王,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景王面容沉静如水,眼神却在谢若微看过来的瞬间微微一闪,如同湖面上掠过的一丝涟漪。
“陛下,这件事您或许可以问问景王爷。”谢若微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促狭,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殿内的气氛因这句话而骤然变化,文武百官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景王,眼中满是好奇与疑惑。
阳光恰好照在景王俊美的侧脸上,勾勒出他如刀削般的轮廓。
“当初景王在燕城病危,我就请的是这位姜大夫。”谢若微继续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味,“听闻,这位姜大夫去了后,替景王剖腹取祸,又使缝合之术,这才能让景王安然无恙地归来!”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眼中满是惊讶与不可思议。
剖腹取祸?这等闻所未闻的医术,竟然用在了皇室身上?
皇帝的目光如电,直射向景王。
他微微前倾身体,眼中满是好奇与惊讶:“皇弟,此言当真?怎生都没听你提及啊?”
景王面容沉静如水,眼神深邃如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颇感好奇。
他垂眸,掩住眼底的情绪,虽不知为何谢若微非要拉他下水,但此时皇帝问起。
“确有此事。那姜大夫的医术……”他手作揖,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难以捉摸的浅笑,“确实独树一帜。”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转为浓厚的兴趣,他轻轻抚摸着龙椅扶手上精致的雕刻,指尖在盘龙的鳞片上轻轻摩挲。
“皇弟竟从未提及此事,朕不想你竟遭此大难。”皇帝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关切,却也夹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试探,“这位姜大夫究竟用了何种医术?朕倒是很感兴趣。”
景王微微垂眸,眼睫在脸上投下一片细碎的阴影,手指无意识地轻触腹部,那处还留有上次的疤痕。
“那日臣弟突感腹痛难忍,寻常医术毫无效用。”景王的声音平稳而沉着,“姜大夫判断臣弟腹中肠子腐坏,需开腹割掉,否则必死无疑。”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几位年长的大臣面露惊骇之色,低声议论着这闻所未闻的医术。
“开腹?”皇帝眉头轻蹙,眼中闪过一丝不可思议,“这等医术,古来可有先例?”
萧疏隐此时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回陛下,这等诊治疗法,微臣曾在古籍上看过,据闻当年元后娘娘,就曾培养过这样的大夫。但此后百年,精通此术者寥寥无几,姜大夫确实是难得的奇才。”
“军中倒是有擅长缝合之人,但少有能续残肢,剖腹之奇人。”他缓缓道来,声音低沉而平稳,“此次却有一位将士,断了手,只连着一层薄薄的皮,血肉模糊,众军医皆摇头,欲行断腕之术。”
他微微顿了顿,瞥见在场文武百官们屏息凝神的模样,继续道:“当时姜大夫正巧路过军帐,见状,立刻阻止了军医的做法。最后,她亲自将那断手缝合如初。”
殿内一片静谧,连窗外掠过的春燕振翅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恢复如何?”皇帝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萧疏隐轻抚衣袖,眼神坦荡而真挚:“恢复了五六成,虽说不能再持刀上阵,不能再做很精细的活计,但日常生活倒是也不成问题。”
他的语气中带着不加掩饰的赞叹:“那名将士本已绝望,如今竟能自己穿衣吃饭,甚至能提起轻物。按常理,这等伤势,早该成了残废,怎能想到还有今日?”
文武百官听得入神,眼中满是震撼与不可思议。
皇帝轻抚龙椅扶手,目光若有所思地落在景王身上,眼神里是好奇:“此等能人,当真是神妙,朕倒是想见一见。”
萧疏隐闻言,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他轻叹一声,摇了摇头,白玉般的发冠在阳光下反射出柔和的光:“现在恐怕是不能了。”
皇帝闻言扬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为何?”
“我本来此次邀了姜大夫入京,本就是想替她请功。”萧疏隐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神色懊悔,“没成想,入京路上遇上劫匪,姜大夫也消失无踪了。”
他的目光扫过谢若微,继续道:“恰好前阵子听说谢指挥在查案,牵扯到水路,这才请了谢指挥帮忙调查一二。”
谢若微站在一旁,唇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的目光在萧疏隐和景王之间来回游移,轻轻一笑。
皇帝闻言,面色骤变,那双平日里温和的眼睛此刻如同点燃的火炬,燃烧着怒火。
他猛地拍击龙椅扶手,发出一声闷响,震得殿内众臣心头一颤。
“何人敢劫持你的道?”皇帝的声音如同滚滚惊雷,在大殿内回荡,“竟还敢在朕的境内行凶劫人,当真是罪该万死!”
殿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连窗外的鸟儿似乎都噤若寒蝉。阳光透过窗棂,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整个大殿。
萧疏隐连忙躬身,姿态恭敬而坚定:"陛下息怒,微臣已把那些人擒拿归案,只是如今姜大夫还未有下落……"
他的声音平静而沉着,却掩饰不住眼底的一丝担忧。站在不远处的景王眸光微动,唇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随即又恢复了一贯的平静。
皇帝此刻已然对姜映梨起了浓厚的兴趣,那他坐直身体,目光如炬,威严而不容置疑。
"谢指挥,"皇帝的声音威严而坚定,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这件事就交给你,不管如何,都要把人给找回来。"
谢若微抱拳拜下,声音铿锵有力:"微臣领旨!定当竭尽全力,将姜大夫平安带回!"
请收藏本站:https://xbiqg.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xbiqg.cc
谢若微站出列来,身上那件玄色官服因为他不拘小节的站姿而显得微微褶皱。
他神色古怪,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他缓步上前,目光从容不迫地上上下下打量起何尚书,那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出荒诞的杂耍。
“却不知,何尚书何时该姓姜了?”
谢若微的声音不疾不徐,他抚了抚衣袖,继续道:“既是改名换姓,也合该开个席面,告知大家一回啊!”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哗然。
几位与何尚书交好的大臣面色一变,眉头紧锁。
而那些平日里被何尚书压制的官员则眼中闪过一丝幸灾乐祸的神色,嘴角微微上扬。
“你——”何尚书愣了一瞬,胡须微微颤抖,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最后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
他抬手指向谢若微,声音因愤怒而轻颤,“谢指挥,你胡言乱语什么!我与你说正事!”
谢若微不慌不忙地踱步向前,长靴在青石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轻轻打了个哈欠,姿态慵懒,眼神却锐利如刀,带着一种天生的傲慢与不屑。
他目光微移,停留在何尚书那张圆润如满月的脸上,“我也是在跟你说正事啊?”
“不然,那姜映梨姓姜,你姓何,我记得,你妻室娘家是姓曲吧?哪门子的侄女?”谢若微语气吊儿郎当,眉眼间尽是不屑。
“其实你认了多少干亲,我是不在意的,但你拿到朝堂上来说,未免太过了吧?”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回荡在大殿之内,几位年轻官员忍俊不禁,又很快噤若寒蝉。
何尚书双手紧握成拳,指节泛白,显然已是怒到极点:“是,那不是我的亲侄女。”
他咬牙承认,一双眼睛如同燃烧的火炬,瞪视着谢若微,“但侄儿是我亲生的侄儿……”
眼看着谢若微嘴角上扬,何尚书猛地转身,朝着龙椅上的皇帝深深一礼,额头几乎触地。
“陛下!”何尚书的声音沙哑而激动,“微臣弟弟何洪,娶了邹氏为妻。邹氏乃是和离女,与前夫生有一女,名唤姜映梨。”
本朝对寡妇再嫁,鳏夫再娶并无歧视,故而讲起自家弟弟娶了个和离女,何尚书非但不以为耻,反而以此为荣。
开朝时,元帝元后为休养生息,鼓励再娶再嫁,若是官员肯娶寡妇,搁在从前那都是得当朝褒奖夸耀的事。
站在一旁的景王微微挑眉,目光在何尚书身上停留片刻,又不着痕迹地扫向谢若微,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所以,那姜映梨也算是我亲侄女了。”何尚书说完,忽然双手掩面,肩膀微微颤抖,声音哽咽,带着几分悲痛,“可怜,我那侄女胆子怯懦,为妨我担心,竟然忍气吞声至此,若非是我侄儿告知,我竟不知!我”
他猛地抬头,眼中含泪,声音坚定:“还请陛下替我侄女伸冤啊!”
此时,莫说是景王,就是萧疏隐的表情都变得愈发微妙了。
而谢若微,他的反应最为激烈。
他先是一愣,随即如同听到天大的笑话一般,捧腹大笑起来,笑声洪亮而肆无忌惮,回荡在庄严的大殿之中,显得格外突兀。
“胆子怯懦?忍气吞声?”谢若微笑得前俯后仰,眼角甚至挂上了泪花,“不是,何资,你肯定没见过她!不然如何编谎话都编得这般不像!”
他一边笑一边摇头,神情夸张。
殿内的气氛因他的笑声而变得古怪起来,何尚书一愣,脸色愈发难看。
他的确是没见过姜映梨的,昨日他也只是简单问了问情况,就去斟酌言辞弹劾,竟是忽略了姜映梨的性格。
主要是世间女子性格多数温婉贤淑,何况姜映梨只是农妇,定是没见过世面,胆小无知的。
现在,他也的确吃了自己狂妄的错漏。
“要论说这世上女子里胆大包天,泼辣仗义之人,她姜映梨就合该是其中之一了!哈哈哈,你竟说她怯懦无能……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何尚书,我晓得你为了构陷我,无所不用其极,但你好歹调查调查清楚!”谢若微拍了拍胸口,笑得泪花都出来了。
何尚书咬牙,面色铁青,右手紧握拳头,指节泛白,一口咬定道,“你胡言乱语!”
殿内的气氛因这句话而变得更加凝重。
“何大人,”此时,萧疏隐略略抬首,声音不疾不徐,“你是该好生判断的,那位姜大夫,虽然出身乡野,性子可不同于常人。”
他的目光如刀锋般锐利,缓缓扫过谢若微,唇角微微上扬,神色间既有古怪,又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骄傲,仿佛在谈论一件珍贵的宝物。
“谢指挥若是敢对她用强,恐怕……”萧疏隐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笑意,“也不好使的。”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大臣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讶与好奇。
什么样的乡野女子,能让安襄侯如此推崇?
龙椅上的青年帝王微微前倾身体,眼中闪过一丝兴味,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
阳光透过帝冠上的珠帘,在他英俊的面容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使他看起来既威严又神秘。
“萧爱卿看来对这位姜映梨很熟?”皇帝的声音温和中带着一丝玩味。
萧疏隐闻言,立即整理衣袍,步履从容地出列,向皇帝深深一礼,动作优雅而庄重。
他垂眸,声音清晰而有力:“陛下,微臣正是有关于此人的事禀报。”
“这位姜大夫,虽不过二九年华,但于医术之道上极有天赋。”萧疏隐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罕见的温度,
“先前柳城流民直入,痢疾横行,就是她率先发现,上报县衙,才得以控制,不曾造成损失。”
“为此,她还身先士卒,不但捐出药材物资,还日夜照顾病人,才控制住痢疾泛滥。”他继续道,语气中不自觉地带上一丝赞叹。
阳光西移,殿内的光影也随之变换,萧疏隐站在阳光与阴影的交界处,“后来,微臣奉命围剿黑山寨时,因着军医匮乏,就曾在柳城征召大夫。她得知后,奋然报名。”
“她之医术精湛,就是当时军医都赞叹,可以说,此次微臣能顺利围剿,后勤之中,亦是有她之功!”
皇帝眼中的兴味越发浓厚,他微微直起身,眸光如炬,声音中带着明显的好奇:"竟有这样的奇女子?"
阳光透过云层,在龙椅上投下一片明亮的光晕,为皇帝增添了几分神圣的威严。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眼神锐利如鹰:"她之医术当真如此神奇?"
谢若微站在一旁,眼珠一转,唇角微微上扬。
他飞快地瞥了眼站在队列中岿然不动的景王,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景王面容沉静如水,眼神却在谢若微看过来的瞬间微微一闪,如同湖面上掠过的一丝涟漪。
“陛下,这件事您或许可以问问景王爷。”谢若微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促狭,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殿内的气氛因这句话而骤然变化,文武百官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景王,眼中满是好奇与疑惑。
阳光恰好照在景王俊美的侧脸上,勾勒出他如刀削般的轮廓。
“当初景王在燕城病危,我就请的是这位姜大夫。”谢若微继续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味,“听闻,这位姜大夫去了后,替景王剖腹取祸,又使缝合之术,这才能让景王安然无恙地归来!”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眼中满是惊讶与不可思议。
剖腹取祸?这等闻所未闻的医术,竟然用在了皇室身上?
皇帝的目光如电,直射向景王。
他微微前倾身体,眼中满是好奇与惊讶:“皇弟,此言当真?怎生都没听你提及啊?”
景王面容沉静如水,眼神深邃如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颇感好奇。
他垂眸,掩住眼底的情绪,虽不知为何谢若微非要拉他下水,但此时皇帝问起。
“确有此事。那姜大夫的医术……”他手作揖,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难以捉摸的浅笑,“确实独树一帜。”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转为浓厚的兴趣,他轻轻抚摸着龙椅扶手上精致的雕刻,指尖在盘龙的鳞片上轻轻摩挲。
“皇弟竟从未提及此事,朕不想你竟遭此大难。”皇帝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关切,却也夹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试探,“这位姜大夫究竟用了何种医术?朕倒是很感兴趣。”
景王微微垂眸,眼睫在脸上投下一片细碎的阴影,手指无意识地轻触腹部,那处还留有上次的疤痕。
“那日臣弟突感腹痛难忍,寻常医术毫无效用。”景王的声音平稳而沉着,“姜大夫判断臣弟腹中肠子腐坏,需开腹割掉,否则必死无疑。”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几位年长的大臣面露惊骇之色,低声议论着这闻所未闻的医术。
“开腹?”皇帝眉头轻蹙,眼中闪过一丝不可思议,“这等医术,古来可有先例?”
萧疏隐此时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回陛下,这等诊治疗法,微臣曾在古籍上看过,据闻当年元后娘娘,就曾培养过这样的大夫。但此后百年,精通此术者寥寥无几,姜大夫确实是难得的奇才。”
“军中倒是有擅长缝合之人,但少有能续残肢,剖腹之奇人。”他缓缓道来,声音低沉而平稳,“此次却有一位将士,断了手,只连着一层薄薄的皮,血肉模糊,众军医皆摇头,欲行断腕之术。”
他微微顿了顿,瞥见在场文武百官们屏息凝神的模样,继续道:“当时姜大夫正巧路过军帐,见状,立刻阻止了军医的做法。最后,她亲自将那断手缝合如初。”
殿内一片静谧,连窗外掠过的春燕振翅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恢复如何?”皇帝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萧疏隐轻抚衣袖,眼神坦荡而真挚:“恢复了五六成,虽说不能再持刀上阵,不能再做很精细的活计,但日常生活倒是也不成问题。”
他的语气中带着不加掩饰的赞叹:“那名将士本已绝望,如今竟能自己穿衣吃饭,甚至能提起轻物。按常理,这等伤势,早该成了残废,怎能想到还有今日?”
文武百官听得入神,眼中满是震撼与不可思议。
皇帝轻抚龙椅扶手,目光若有所思地落在景王身上,眼神里是好奇:“此等能人,当真是神妙,朕倒是想见一见。”
萧疏隐闻言,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他轻叹一声,摇了摇头,白玉般的发冠在阳光下反射出柔和的光:“现在恐怕是不能了。”
皇帝闻言扬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为何?”
“我本来此次邀了姜大夫入京,本就是想替她请功。”萧疏隐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神色懊悔,“没成想,入京路上遇上劫匪,姜大夫也消失无踪了。”
他的目光扫过谢若微,继续道:“恰好前阵子听说谢指挥在查案,牵扯到水路,这才请了谢指挥帮忙调查一二。”
谢若微站在一旁,唇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的目光在萧疏隐和景王之间来回游移,轻轻一笑。
皇帝闻言,面色骤变,那双平日里温和的眼睛此刻如同点燃的火炬,燃烧着怒火。
他猛地拍击龙椅扶手,发出一声闷响,震得殿内众臣心头一颤。
“何人敢劫持你的道?”皇帝的声音如同滚滚惊雷,在大殿内回荡,“竟还敢在朕的境内行凶劫人,当真是罪该万死!”
殿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连窗外的鸟儿似乎都噤若寒蝉。阳光透过窗棂,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整个大殿。
萧疏隐连忙躬身,姿态恭敬而坚定:"陛下息怒,微臣已把那些人擒拿归案,只是如今姜大夫还未有下落……"
他的声音平静而沉着,却掩饰不住眼底的一丝担忧。站在不远处的景王眸光微动,唇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随即又恢复了一贯的平静。
皇帝此刻已然对姜映梨起了浓厚的兴趣,那他坐直身体,目光如炬,威严而不容置疑。
"谢指挥,"皇帝的声音威严而坚定,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这件事就交给你,不管如何,都要把人给找回来。"
谢若微抱拳拜下,声音铿锵有力:"微臣领旨!定当竭尽全力,将姜大夫平安带回!"
请收藏本站:https://xbiqg.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xbiqg.cc